小转大频繁出现,缠论是不是失效了?【晓军说缠】第4期
主持人:校长,现在市场中包括国金证券、长江证券等很多主流的分析媒体都开始用缠论作为投资报告的一种分析方法,所以有很多人担忧,如果学习缠论的人越来越多,是否会影响到缠论的发挥?比如说,现在小转大越来越多,经常性一笔暴跌却没有任何背驰迹象,直接就小转大上来,这是不是因为学缠的人多了而导致的?
校长:小转大本身就是正常走势之一。他的存在是走势分类的一种补充。国际市场上很多交易品种的小转大,比国内的要丰富许多,而且十年前就已经这样了。
主持人:如果小转大发展到一定程度,超过正常的走势,比如结构走得很好的,背驰也没有,就一笔很强的打下来出新低,这样的情况超过90%,那我们学缠有什么用呢?
校长:那是你没将缠论学透彻,背驰了就一定跌回原中枢吗?
主持人:不一定,但一般情况下,趋势之后的背驰,后面再出第三个中枢这样的概率很小。
校长:你这样下结论不准确,大级别上很难见到,但小级别上是会经常出现的。
主持人:我是说假设90%的股票,都与缠论相反,那个时候怎么办?
校长:你提出并讨论这个问题的本身说明你着相了,你根本没有理解缠论到底在解决什么,如果真如你说的,缠论被大量人使用之后就会无效,我就不会做推广了。外汇市场有那么多大额小转大,我们依然用缠论的方式做的很好。
着相:是一个佛教术语,意思是执着于外相、虚相或个体意识而偏离了本质。“相”指某一事物在我们脑中形成的认识,或称概念。它可分为有形的(可见的)和无形的(也就是意识)。
不测而测:对走势完全分类穷尽变化下的策略制定及执行。 主持人:那现在是不是我们应该把小转大考虑多一点? 图示一:
主持人: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校长:你要思考,缠论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他不是预测,而是不测而测,走势完全分类下小转大这一情况后面的走势变化,你是否考虑到?当他出现后你如何应对?
主持人:有考虑到。
校长:好,那当它出现的时候你能不能应对?
主持人:能,但通常是反应都会有滞后性,所以还要加别的方法辅助判断。
校长:可以,但不管你是几套系统,加什么辅助方法,缠论给你的是逻辑,它不是在预测市场,它是完全分类市场,然后找到所有分类的应对,这才是缠论。你提出这个问题的思维已经落到一个误区:你要它准,你的思维是怎么样准,所有考虑缠论使用的人多之后就变的不可用的出发点,都因为想要它准,你追求稳定率、成功率、确定性,你想着它背驰了,它应该就会涨,但它不一定就涨。
主持人:我不是在跟你讨论准不准的问题。
校长:你落的结果就是这个,你才有这样的思考。我认为所有人都学禅,所有人都用缠,缠照样有用。
主持人:如果做股指期货的人超过5000万,所有的人,都做一分钟级别的买点,大家都在同一买点进去,怎么办?
校长:这种情况是不可能都一样,你的假设是不成立的。大家都跑一百米,一定会有一个第一,不可能大家都同时的完成,这是竞技场,只要有竞技就有高低之分。
主持人:如果大部分的人在同一时间反应过来,这个地方一分钟出现背驰了,然后集体在那个地方去做空了,怎么办?
校长:那它就更有效了,就像大家都在用均线,到了5日均线处都会买,那5日均线成功率就更高了。
主持人:那如果是在同一支股票上,它会造成我在10块钱发现背驰了,结果我抛掉的时候已经9块了?
校长:那没办法,那就是比功力的高低,你跑不过人家,那有什么办法?我们就说跑步,大家都用两腿跑,但成绩会不一样,这是一个道理。缠论就是这样,缠论给你一个思维逻辑,告诉你如何应对,小转大也算完全分类里的一种,你分析到了吗?出现了之后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样的逻辑,我能够抓住它?用什么样的方式应对它?
主持人:但是小转大,我们以前考虑的应对考虑得比较少一点?
校长:你只是说你考虑的少,不能说,你没考虑就认为它变多的时候,你就无从适应,那只能说你功力差。
校长:本身在完全分类中就有小转大的一个分类存在,不测而测的时候你就应该考虑到,这地方如果它出现小转大,应该做成什么样子,我在哪个地方要应对?你完全分类就没有分类到这里,不测而测叫穷尽变化,你穷尽了吗?小转大你都没计算在内,没有穷尽到嘛。
主持人:一般我们是在c段再去考虑这个问题吗?
校长:在震荡中小转大经常出现。
主持人:这也不算震荡吧,大盘这个地方还是个单边上的情况?(如图示一)
校长:震荡啊,这是在构筑更大级别中枢(如图示二),怎么不是震荡?为什么不允许它小转大?
图示二:
主持人:我刚才一直在跟你探讨的问题是,以后这样的走势会不会越来越多?
校长:激烈的时候,这样的情况会经常出现。走势平缓的时候,处于一种弱的盘整过程中,背驰的时候也会发生,区间套可能会发生的多一点。一个大级别的下跌过程中,背了又背这种情况,也就是不断由大级别演变到小级别的情况,可能会发生得多一点。每一个阶段,都有它的属性和特征,这也是完全分类。一天成交好几万亿,它震荡大一点,出现小转大很正常,它不这么出现反而不对,因为它震荡大,快速的下跌探底都是这样的。快速的杀跌,或者快速的上涨,都可能引发小转大,因为它波动大,就是这样。
主持人:嗯,关于使用缠论用的人多之后会不会失效这个问题,经过校长的讲解,大家以后就不用再困惑了。
校长:所有成相的东西,比如出现了甲,一定推导出乙,类似于这样的推导过程产生的方法,它一定是相。但是缠论作为一个处理方法和考的方法,它是一种方法论,它以体系的形式存在,它是相互的,就像太极一样,它会形成一种动态关系。只要是动态系统,就不会失效。因为它研究的是市场本身的力量消长,它能让你很清楚的看到这个地方会发生什么,以及发生时应该怎么去应对,这是一种综合的功力。
缠师说过:
有人经常担心,万一人人都学会本ID的理论,那么本ID的理论还有用吗?问这种问题的,基本就没搞明白本ID的理论。而且,人人都学会本ID的理论,这本来就是一个假命题。
技术只是最粗浅的东西,同样的技术,在纯技术的层面,在不同人的理解中,只要能正确地理解里面的逻辑关系,把握是没有问题的,但关键是应用,这里就有极大的区别了。而投资市场最终比的是修养与人格及见识,光从技艺上着手,永远只能是匠人,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高手。
校长说过:
学到最后,你会发现缠论是一种无为法,它是解释市场所有力量的,然后依据这种客观的市场情况去制定策略并应对,所以,涨跌无喜好,买点买,卖点卖,仅此而已,所谓大道无为。
无为法:佛教名词,梵文Asamskrta的意译,略称无为。与“有为法”相对。指不依因缘和合而成的不生不灭、无来无去、非彼非此的绝对。
如果你只简单的把缠当成一招鲜的东西来用,并且追求准确率来用,你会失望,缠就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因为在资本市场中,这种出发点就是错的。为什么市场中大多数的人是赔钱的?因为大多数人的思维误区是从追求确定性、稳定率、成功率入手,来保证一个正确的结果。而缠论则是用体系的有效性、合理性来保证结果的稳定性。这就是我们追求的也是唯一可以战胜这个市场方法,长期的持续、稳定的盈利。
关于小转大这个课题,校长的课程中曾有过多次精彩的讲解,小编会陆续为大家继续整理哦,敬请期待哦!
小编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并给我们留言,如果值得表扬就给点个赞呗!或者转发给其他的朋友邀他一起来学习哦!
学习是一个渐修顿悟的过程,这期间需要不断的努力与精进。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每一个知识点探求究竟的深耕精神,然后笃定不移的持续,最终才能有所收获,并乐在其中。就像52的文化,胜解、禅定、欢喜。
希望所有爱投资,爱缠论的小伙伴们继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大家一起加油,在资本市场中拥有属于自己的成就。
以上内容摘自52投资官网:
《2015-06-01,你问我答(第一期)》
如果想学习更多投资、交易方面的相关知识,请登录:
52投资官网:http://www.52investing.com
发表评论